
儿童诗校本课程ppt的简单介绍
梁英的教科研成果
省规划课题《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》,任课题组长,成果获市三等奖。20010 省重点课题《小学生作文个性化的研究与实践》,课题组成员。20011 市规划课题《小学完形作文教学的研究》,课题组成员。
梁英,女,出生于1976年8月,籍贯为路桥,现为浙江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。她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,已获得小学高级职称。在教学领域,梁英老师以其卓越的教育成果,荣获台州市教学大比武一等奖,被誉为台州市教学能手,并被椒江区评为三星级教师。在学术与专业领域,梁英老师积极参与并贡献于教育科研。
梁英在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,获得了一系列荣誉。2006年1月,梁英荣获台州市第四届小学语文教学大比武一等奖,并被授予台州市教学能手称号。同年11月,梁英被评定为椒江区三星级教师。2004年8月,梁英荣获椒江区2003学年度优秀教师称号。2004年12月,梁英被评为2004年度椒江区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。
《童诗诵读及创作》校本课程
1、儿童文学作家樊发稼说:“诗歌,天然地和儿童有着一种契合关系,他们的想象方式、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,都有着诗的品质。 ”所以对儿童进行诗歌的诵读与简单的创作,进行诗的熏陶,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诗的种子,无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,对学生进行童诗的诵读与创作,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,有利于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。
2、年3月指导王彦锟创作《彩笔宝宝溜出家》在湖南儿童文学杂志《花火》发表,2020年6月指导李文静创作《失去自由》在《花火》发表,两年间,童诗校本课程班的孩子创作的作品有三十余篇发表在《临沂日报》B4班,开出了一片美丽的诗花。
3、《元日》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首诗,作者王安石在诗中通过“爆竹声”、“屠苏酒”“换桃符”以及开始送暖的春风等新年特有景物的描绘,展现了人们在春节的欢快情景和万象更新的情景。结句“总把新桃换旧符”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,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。
4、在六年级成立了以诵读和学写格律诗词为内容的“兰石”文学社,以诵读学写现代诗为内容的“君之”文学社。以“兰石”文学社为例,在进行诵读和诗词基础知识学习以后,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格律诗的诵读创作,从音韵意境、适用格式、选择韵部、平仄规律、对仗要求、确定题目等方面进行指导,学生创作出了许多作品。
5、诵读内容 主要诵记内容以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、及经典优秀选文为主。(其中有:《三字经》、《百家姓》《千字文》《弟子规》《老子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、《大学》《中庸》,《诗经》等经典的选萃;等。)分低、中、高三个阶段,6年完成。 一年级:校本教材优秀古诗文24首;《三字经》。选萃。
6、学校在微德育校本课程《诗词诵读》《东栾学子礼仪册》《艺海拾贝》的基础之上,又增加了“微古文”课程,在延时服务经典诵读课上,我们结合学生熟悉的中国古代寓言和神话,学习微古文,对学生进行文言启蒙,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。 发挥优秀书籍的育人作用。
童诗教学校本课程
年3月指导王彦锟创作《彩笔宝宝溜出家》在湖南儿童文学杂志《花火》发表,2020年6月指导李文静创作《失去自由》在《花火》发表,两年间,童诗校本课程班的孩子创作的作品有三十余篇发表在《临沂日报》B4班,开出了一片美丽的诗花。
儿童在学校、家庭和社会生活中,能读童诗、写童诗,看得到诗意的生活,感受得到生活中的诗意。童诗影响儿童生活的方式,渗透到儿童的文化血液中,让他们学会优雅而自信地生活。
我经常对学生这样说:“你们把自己创作的儿童诗整理出来唱一唱,让你的同桌听一听,评一评。如果是好听的,那你创作的就是一首好诗。”我想优秀的儿童诗也得讲究押韵。 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儿童诗作品。
年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(一) 课程名称:国学经典诵读 课程类型:语言文字类 主讲教师:各年级班主任 教学材料:《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》、经典《三字经》《论语》《弟子规》等内容为主;辅以 名言 、 对联 、 谚语 、古诗词名句、 歇后语 等内容。 授课时间:每周一课时,每学期16课时。